「女性冒牌者症候群」點解會咁普遍?5個方法助你重拾自信
📖 網路總說「我唔夠好」的女人
好多人會以為冒牌者症候群(Impostor Syndrome)係少數人才會經歷,但原來根據美國心理學家 Pauline Clance & Suzanne Imes 嘅研究指出,超過70%女性一生中某段時間都經歷過這種感覺:即使明明做到、攞到好成績、別人都欣賞,內心卻仍然懷疑自己「唔夠資格」。
「其實我只係運氣好啫」 / 「人哋太高估我」 / 「我隨時會被發現原形」
這些說話,女性比男性更常講出來。這不單單是一種自卑,而是來自結構性社會壓力、性別角色期待,以及從小的認知內化。
🧠 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有這個誤解?
1. 社會標準讓女人對自己有更多責任
“女人就應該溫柔、體貼、唔好出位”,這類「理想女性形象」常令女性即使成功都唔敢展現,怕人話你高調、自私、霸道。這會長期削弱自我肯定。
2. 家庭教養 + 小時教育「女孩要聰明」
研究指出,女性成長時更容易被讚「乖、聰明、有禮貌」,較少被鼓勵挑戰、犯錯或突破界限。這種「高期望+低容錯」模式,會令女性對自我表現特別嚴苛。
3. 不完美性向 + 比較習慣
IG 、TikTok 、LinkedIn … 社交媒體加劇比較與焦慮。女性對外貌、學歷、工作能力常有更高期望,亦更容易因「一時做唔好」而否定自己整體價值。
💡 解傷後如何轉心? 5 個實踐做法
1. 學習分析「我得到甚麼」 vs 「我付出過甚麼」
把一件成功事件寫下來,列出你為咗成功付出咗乜,會發現:其實你不是「好彩」,而係值得。
2. 寫下「我勝利了」的回顧
寫下曾經懷疑自己時,點樣堅持過來,甚至做得唔錯。這些回顧會幫你構建「有證據」的自信。
3. 與友人談論「我就是假的」心態
唔好怕講出口:「我其實覺得自己好似冒牌者」—— 你會發現其實好多人有同樣感受。開放討論可以中和負面聲音。
4. 找到一個「支援同軍」
同一個 mentor、coach、support group,讓你唔再孤單。有人客觀地提醒你「你其實做得好好」,比自己內心鬥爭更有效。
5. 經常為自己鼓掌:我值得!
呢個世界唔會有人係100%完美,你唔需要完美先值得被尊重。將每個努力都當成值得慶祝的事,讓自信慢慢長大。
💼內文資料來源
-
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 (2023). Understanding Impostor Phenomenon
-
Clance, P. R., & Imes, S. A. (1978).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